您现在的位置: 2024欧洲杯平台-2024德国欧洲杯官网» 工作动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化管理处(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2024欧洲杯平台

发布日期:2020-09-18  作者: 来源:

疫情后要推动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融合发展

  《中国教育网络》:疫情后对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进行总结和展望,您如何看待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雷朝滋: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了教育系统各要素的重组,正在转换教育发展的动力结构,实现对传统教育的理念重塑、结构重组、流程再造、文化重构,逐步形成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和个性化发展的“互联网 教育”新生态,教育系统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一是正在触发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信息技术的发展能为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支撑手段,支持形成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教与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方案,长期困扰教育教学的规模化与个性化之间的矛盾将得以有效解决。

  二是全面推动教育评价方式创新。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克服传统教育评价难以采集学习行为、收集评价依据和评价信息单一化、片段化的问题,将情感、态度、心理等非知识类数据纳入评价依据,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使教育评价的内涵和功能得到拓展。

  三是显著促进教育治理水平提升。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优势,实现对教育教学的全体系、全流程、全天候、全方位的动态监测,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管理的专业性、过程的高效性、服务的精准性,推动学校管办评分离,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有效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是迫切需要教师能力素养提升。未来的教学场景中,技术将可以承担更多知识传授方面的工作,教师的重心将更多地转向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素养培育、心理干预、人格塑造等方面。教师的能力标准将重新定义,教师的职业要求将全面更新,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中国教育网络》:您对未来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有什么预测?

   雷朝滋:预测不好说,我谈几点感受吧。

  首先,毫无疑问,中国在线教育会因此上一个大的台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疫情带来的在线教育大考,最后必然会加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各种教育形态的深度融合。无论是哪个学习阶段,哪种教育类型和形式,都不可避免地“信息化”“互联网化”,走进新的发展阶段。投资人都是很敏锐的,我注意到最近很多投资机构发布了一些分析报告,都把在线教育作为一个“风口”。

  其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会掀起一个热潮。在这次疫情大考中,大家都认识到了信息化对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我相信各级教育部门、学校以及社会机构都会积极主动地加强信息化软硬件建设。

  第三,将会推动教育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次疫情也让广大师生进行了一次在线教育的“实训”,无论是从技能、习惯,还是意识上都有根本性的变化,大家吃到了“苦头”,但也尝到了一些“甜头”,以致表示不愿意再回到过去了。坦率地讲,这也是教育信息化最后要达到的目的,重塑我们的教育理念,重构我们的育人模式和服务治理模式。

  当然,我们也不宜盲目乐观,要尊重教育的发展规律,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一个长期作用和持续发展的过程。同时也需要深刻意识到实现这一目标还有一些重大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学校教育的很多功能都不可能被网络取代。未来,信息技术无疑会改变我们学习的模式,但在线学习不等于教育的全部。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不仅仅只是一个知识传授的物理空间,还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成长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育人的一些功能不可能被替代。

  第二,广大教师的意识转变是艰难的,传统的思维模式短期内无法根本改变。在疫情初期的在线教学中,不少教师由于信息技能欠缺而频频“翻车”。但与信息技能相比,更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是不少教师思维模式的因循守旧。很多老师是用“老办法”应对“新业态”,只是将教案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并未意识到在线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如何发挥“互联网 ”和“人工智能 ”的优势,需要一种崭新的思维和方法才能让学生产生“获得感”。

  第三,全新教育治理体系的建立是个长期的过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确立曾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形成了一整套包括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评价、教务管理在内的教育治理体系。但这套传统治理体系,并不完全适合面向未来的教育,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重构。

  这些问题不是中国独有,在其他国家也同样存在,甚至面临的挑战比我们更为巨大。如果上述三方面无法理顺,在疫情过后,我们在局部地区和领域可能还是会回到过去。

  当然,这也并不是什么坏事,它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和问题所在。历史发展总会处于螺旋式上升的状态,教育领域也是一样。

  《中国教育网络》:对于在线教育发展的宏观调控,教育部有怎样的指导思想?教育部还将出台哪些新举措,以推动在线教育的规范健康发展?

   雷朝滋:在线教育是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互动的新型教育组织方式,是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在线教育,有利于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有利于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为促进在线教育健康、规范、有序发展,2019年9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供在线教育服务,增加教育资源有效供给,创新教育组织形态,丰富现代学习方式,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面对新时代和信息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结合我国教育教学发展基础和“互联网 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部正在编制《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准备出台推进“互联网 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

  这些文件将对在线教育发展进一步规范、引导与激励,促进在线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在线教育在教育改革与创新中的积极作用,不断丰富我国教育服务供给模式,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

  《中国教育网络》:在后疫情及疫情后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国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既定目标?

   雷朝滋:在后疫情及疫情后时代,要继续加大力度,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大力推广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重构教育新形态。

  二是将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放在优先位置,让混合教学、在线教学成为教师教学自觉运用的策略,并注重培养教师适应未来教育的思维模式。

  三是积极探索相匹配的教育评价与治理模式。在重构新的教育模式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教育评价的牵引作用,逐步调整师生管理的方式,建立起相匹配的教育治理新模式,才能与新型教育模式相辅相成,而不是成为掣肘。

  四是改善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泛在交互的智能化教与学的环境。科学规划推动教育专网建设,强化网络承载能力和数据运算能力。加快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全覆盖,创设虚实统一、人技结合的一体化教学环境,提供泛在开放、沉浸交互的教学体验。

  五是坚持重视教育科学研究,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强对在线教学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从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质量评价、2024德国欧洲杯官网的服务支持、教师发展等方面深入研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理论体系。

  六是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构建适应未来教育的体制机制。在线教育在我国发展前景广阔,应该把握好“政府引导、学校主体、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在线教育发展生态建设。


    (完)


  

2024欧洲杯平台 copyright © 2005-202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化管理处(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