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化管理处(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2024欧洲杯平台
发布日期:2009-04-13 作者:张晓丽 来源:网络中心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网络信息中心围绕“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这个载体,结合我校刚刚启动的数字校园建设工程,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张光强书记在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和周济部长的专题报告,再次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十七大大报告特别是第三部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胡总书记在党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网络信息中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紧紧围绕如何用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促进我校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进程的主题,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校刚刚启动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
一、数字校园建设必须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也是网络信息中心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促进学校发展和自身发展的第一要务。
所谓数字化校园,即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第三个阶段——资源建设和信息集成(第一阶段以网络设施建设为主,第二阶段以独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主),也就是通过一体化的设计和规划,构筑“统一的信息资源平台”,做到“网络融合”、“资源整合”和“统一身份”,逐步实现从环境(包括网络、设备、教室等) 、资源(如图书、讲义、录像、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数字化。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刚刚启动,其目标是:建设一流的数字化网络环境,数字化的教学资源,数字化的教学与学习环境,数字化管理手段和工作环境,实现数字化学习、教学、科研和管理,从而提升校园工作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在具体实施上,采用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各业务部门自主建设的模式,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的优势和主动性。
学校自合并以来,学生规模、办学资源条件、学科建设、科研水平等都有长足发展,目前正处在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如何挖掘内部办学资源潜力,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创建一流农业大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数字化校园建设既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网络中心应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用发展的眼光,重新研究高等教育和信息化发展的规律,用发展的思维和方法去推进数字化校园工作,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创建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的高等学校, 规范管理,共享资源,提高效益,促进发展。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必须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根本方法。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设内容复杂,有网络硬件设施的建设,公用信息平台的建设,有教学、图书资源建设,有安防监控系统建设,还有各职能部门应用系统的建设等。既有新系统需要开发,也有老系统需要改造、集成。组织实施,不仅涉及校内多个部门,还需要校外专业公司、兄弟院校的协助;推广应用,必将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我门的管理工作模式和流程,引起机构和人员岗位的调整。因此,数字化校园建设中,一定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在统一的规划与标准下,按照边建边用,注重效果的原则,兼顾好硬件设施与软件系统的比例关系,兼顾好公共平台与应用系统之间、各应用系统相互之间的数据关联、共享关系,兼顾好部门之间以及部门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三、数字校园建设必须以人为本
人是数字校园的建设者和使用者,数字校园的应用效果最终取决人的积极性和熟练程度。数字校园建设必须以人为中心,把对人的关怀贯穿于建设的各个环节。
(一)人是数字校园的建设者。数字校园建设离不开三支队伍:一支是专业技术队伍,其技术水平是决定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一般高校都选用与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专业公司合作开发。这样可以使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少走弯路,加速进程,减少无谓投资,有效降低成本。但在合作开发中一定要重视自身技术人员的培养锻炼,尤其网络中心的技术人员,要尽量多的参与开发工作,熟悉软件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关键技术,便于系统的后期维护、升级,以及应用扩展,从而有效地保障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先进性。另一支是职能部门的信息员队伍,他们是各个业务信息系统的直接管理者、维护者和使用者,是影响应用效果的直接因素。培养并依靠既熟悉本部门的业务、又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的部门信息员队伍,相当于在专业技术业务工作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对学校的数字校园建设工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支队伍是每一位工作人员。单位的每一项具体业务都是由工作人员来执行的,他们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将会使数字校园建设工程更贴近实际、更贴近业务,更趋于成熟。
(二)数字校园要以人为中心。数字校园化建设不能唯技术论,不能为信息化而信息化,必需切实贯彻“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在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人建设。方案的设计要充分征求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功能设计要以信息服务为主要目标,提供尽可能多的网上服务和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师生员工的需要;系统建设要充分考虑工作人员的工作习惯和实际情况,避免他们在使用信息系统时还要学习很多新的东西;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要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修改程序中存在的不足或不便之处,以方便他们的使用。
(三)数字校园要由人来享用。一是要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确保信息化建设成果普及到机关的每一个岗位。二是进一步拓宽网络应用服务,让每一位教工和学生都能够顺利享用数字校园建设成果。三是管理制度、资源使用流程等的制定要人性化,减少中间环节,方便师生员工,同时加强用户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
四、数字校园建设必须统一标准
统一标准和网络信息安全,是数字校园应用效果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质就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各种资源的有效集成、整合和优化,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教育和校务管理过程的优化、协调,实现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的优化,形成为学校提供决策、计划、管理、运作以及评估等方面服务的全方位系统化信息管理平台。因此,数字校园建设的最大难点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信息资源的收集、共享,其原因在于各业务部门的管理系统相互独立,所采用的编码及技术自成一套,没有统一的编码标准、技术标准和接口标准,难于进行信息资源共享,造成严重的重复劳动和数据混乱。为此,数字校园建设,一定要从全局出发,用行政强制和技术手段结合,统一标准,有效推进信息资源的集成、整合、优化和共享。
五、数字校园建设必须保证信息安全
数字校园建设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的基础在于安全。校园网络是数字校园的基础,各种针对网络安全的威胁都将影响到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必须切实做好网络的各项安全防护工作。一是加大网络安全配套系统的建设和投入,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手段和产品,排除隐患、堵塞漏洞,二是强化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提高信息化管理队伍的技术水平和防范意识,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运行故障和信息安全事件,提高处理突发事件和应对安全隐患的能力。三是做好关键设备和数据的热备份和冷备份,采用容灾系统,防止数据丢失、破坏,确保数据安全。
一、数字校园建设必须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也是网络信息中心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促进学校发展和自身发展的第一要务。
所谓数字化校园,即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第三个阶段——资源建设和信息集成(第一阶段以网络设施建设为主,第二阶段以独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主),也就是通过一体化的设计和规划,构筑“统一的信息资源平台”,做到“网络融合”、“资源整合”和“统一身份”,逐步实现从环境(包括网络、设备、教室等) 、资源(如图书、讲义、录像、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数字化。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刚刚启动,其目标是:建设一流的数字化网络环境,数字化的教学资源,数字化的教学与学习环境,数字化管理手段和工作环境,实现数字化学习、教学、科研和管理,从而提升校园工作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在具体实施上,采用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各业务部门自主建设的模式,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的优势和主动性。
学校自合并以来,学生规模、办学资源条件、学科建设、科研水平等都有长足发展,目前正处在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如何挖掘内部办学资源潜力,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创建一流农业大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数字化校园建设既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网络中心应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用发展的眼光,重新研究高等教育和信息化发展的规律,用发展的思维和方法去推进数字化校园工作,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创建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的高等学校, 规范管理,共享资源,提高效益,促进发展。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必须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根本方法。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设内容复杂,有网络硬件设施的建设,公用信息平台的建设,有教学、图书资源建设,有安防监控系统建设,还有各职能部门应用系统的建设等。既有新系统需要开发,也有老系统需要改造、集成。组织实施,不仅涉及校内多个部门,还需要校外专业公司、兄弟院校的协助;推广应用,必将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我门的管理工作模式和流程,引起机构和人员岗位的调整。因此,数字化校园建设中,一定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在统一的规划与标准下,按照边建边用,注重效果的原则,兼顾好硬件设施与软件系统的比例关系,兼顾好公共平台与应用系统之间、各应用系统相互之间的数据关联、共享关系,兼顾好部门之间以及部门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三、数字校园建设必须以人为本
人是数字校园的建设者和使用者,数字校园的应用效果最终取决人的积极性和熟练程度。数字校园建设必须以人为中心,把对人的关怀贯穿于建设的各个环节。
(一)人是数字校园的建设者。数字校园建设离不开三支队伍:一支是专业技术队伍,其技术水平是决定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一般高校都选用与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专业公司合作开发。这样可以使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少走弯路,加速进程,减少无谓投资,有效降低成本。但在合作开发中一定要重视自身技术人员的培养锻炼,尤其网络中心的技术人员,要尽量多的参与开发工作,熟悉软件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关键技术,便于系统的后期维护、升级,以及应用扩展,从而有效地保障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先进性。另一支是职能部门的信息员队伍,他们是各个业务信息系统的直接管理者、维护者和使用者,是影响应用效果的直接因素。培养并依靠既熟悉本部门的业务、又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的部门信息员队伍,相当于在专业技术业务工作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对学校的数字校园建设工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支队伍是每一位工作人员。单位的每一项具体业务都是由工作人员来执行的,他们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将会使数字校园建设工程更贴近实际、更贴近业务,更趋于成熟。
(二)数字校园要以人为中心。数字校园化建设不能唯技术论,不能为信息化而信息化,必需切实贯彻“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在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人建设。方案的设计要充分征求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功能设计要以信息服务为主要目标,提供尽可能多的网上服务和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师生员工的需要;系统建设要充分考虑工作人员的工作习惯和实际情况,避免他们在使用信息系统时还要学习很多新的东西;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要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修改程序中存在的不足或不便之处,以方便他们的使用。
(三)数字校园要由人来享用。一是要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确保信息化建设成果普及到机关的每一个岗位。二是进一步拓宽网络应用服务,让每一位教工和学生都能够顺利享用数字校园建设成果。三是管理制度、资源使用流程等的制定要人性化,减少中间环节,方便师生员工,同时加强用户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
四、数字校园建设必须统一标准
统一标准和网络信息安全,是数字校园应用效果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质就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各种资源的有效集成、整合和优化,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教育和校务管理过程的优化、协调,实现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的优化,形成为学校提供决策、计划、管理、运作以及评估等方面服务的全方位系统化信息管理平台。因此,数字校园建设的最大难点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信息资源的收集、共享,其原因在于各业务部门的管理系统相互独立,所采用的编码及技术自成一套,没有统一的编码标准、技术标准和接口标准,难于进行信息资源共享,造成严重的重复劳动和数据混乱。为此,数字校园建设,一定要从全局出发,用行政强制和技术手段结合,统一标准,有效推进信息资源的集成、整合、优化和共享。
五、数字校园建设必须保证信息安全
数字校园建设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的基础在于安全。校园网络是数字校园的基础,各种针对网络安全的威胁都将影响到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必须切实做好网络的各项安全防护工作。一是加大网络安全配套系统的建设和投入,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手段和产品,排除隐患、堵塞漏洞,二是强化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提高信息化管理队伍的技术水平和防范意识,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运行故障和信息安全事件,提高处理突发事件和应对安全隐患的能力。三是做好关键设备和数据的热备份和冷备份,采用容灾系统,防止数据丢失、破坏,确保数据安全。